電窯燒成與人工投柴方式燒成的酒器
這次準備了兩組不同燒成方法的酒器,希望與大家分享陶藝的變化與趣味。
第一組是以電窯燒成的米白色酒器,有著啞光的釉面和飽滿的觸感。外觀簡單,趣味擺在後頭。湊近一看可觀察到細細的冰裂紋,台灣有時稱之為開片,日本則稱之為貫入;這種原先被
視為瑕疵品的釉面效果深受許多人的喜愛。在經年累月使用後,酒水會逐漸滲入這些縫隙裏頭,讓釉色呈現出古物般的紋理色澤,這樣的過程類似養皮件或牛仔褲,可以為享受喝清酒的悠閒時光帶來一些雅趣。
另一組則是以人工投柴方式燒成的柴燒酒器,因火的動線而在坯體上呈現出粉色的迎火面,以及灰綠色的背火面;因這次窯溫偏高而形成了似金屬的光澤。柴燒的魅力在於成果總是難以預料,也能在多番嘗試後產出極其獨特的釉色成果,又難以複製同樣的成功。即使失敗率和成本較高,人們還是深深被它吸引。
在柴燒時難免想著,會不會與想像中的一樣呢?會成功還是失敗呢?製陶者需要跨越這些無謂的憂慮,他的工作也在上釉後告一段落,剩下的就留給柴窯、火與人的合作了,就像一場即興演奏呢。
翁宜襄— 酒|作家聯展
1985 年出生於台北市,移居高雄近四年,習陶九年。作品多為食器,喜歡電窯的穩定,也喜歡柴燒的多變。
展期 12/3 — 1/20
作品規格
- 售價
- 歡迎於聯絡我們填寫表單,
或透過LINE(ID: @183baclb)詢問。